dsblog.net 资讯 » 深度报道 » 三分钟读懂安利大中华区2018年度人事变动

三分钟读懂安利大中华区2018年度人事变动

http://www.dsblog.net 2018-04-19 10:22:22


  | 编后记 |
  人才的本土化与年轻化
  在安利(中国)的这次人事调整中,记者感觉到了一丝不同的信息。与郑李锦芬出生于中国香港、颜志荣出生于马来西亚不同的是,余放出生于中国大陆。
  余放成为首位大陆籍的安利(中国)总裁,这对于中国直销行业而言,标志着中国本土职业经理人在外资直销企业的崛起已成趋势。
  余放是第二位出任外资直销企业中国区总裁的本土职业经理人,第一位是李延亮。2007年12月19日,李延亮出任康宝莱中国区总裁。不过2017年5月,康宝莱公司却突然解除了李延亮的职务。
  中国直销业开始于1990年代初,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为了推动和加快政府与民众对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认识和进程,1992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并发表南巡讲话,真正拉开了中国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大幕。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0年代进入的、以安利(中国)为首的大型外资直销企业,很难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本土高级管理人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利、雅芳、玫琳凯、康宝莱、如新等大型外资企业的中国高管团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海外人士。这甚至一度让外界认为,这是外资企业对中国本土职业经理人的一种歧视。
  但是经过这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富裕起来的国人在消费理念、消费习惯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年轻一代的交流方式、支付手段、生活观念等等也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外的职业经理人已经很难跟上中国变化的节奏,也很难制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市场规划。
  与1990年代海外职业经理人在中国的成功经历相比,现在外资直销企业空降而来的海外职业经理人,几乎上演着千篇一律的折戟沙场的结局。
  也正是这样的大背景,催生着中国本土职业经理人的全面崛起。
  可贵的是,安利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与其他外资直销企业在人事变动上带来的剧烈振荡不同,安利在高层人事的调整上体现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举重若轻,做法老练而思考长远,真的很值得包括内资在内的同行学习。
  不过从安利的人事任命与调整来看,安利正在进入一个人才的深度调整期。如果从1992年郑李锦芬进入大陆考察中国市场算起,第一批进入中国拓荒的安利创业元勋们,在历经20多年后,曾经的风华正茂正陆续进入到退休的年龄。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的退休、安利香港总经理吕淑琼的退休都证明着功高劳苦的创业一代正步入卸任的职业尾声。
  虽然作为一家已经发展起来的成熟企业,不太可能像创业型公司那样快速提拔年轻人,但是年轻人才是社会的未来。80后、90后、00后的生活方式与思维,已经与50后、60后和70后产生了巨大的年龄代沟。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兼顾公司管理层的稳定与年轻化,是包括安利在内的所有成熟企业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来源:知识经济 记者:陈瑞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